您的位置:首页 >首页栏目 > 供应 >

庭院经济新探索:延边州如何将‘小院’变成‘增收园_环球观察


【资料图】

“院景”变“钱景”。当下,在延边广袤的农村,许多地方以房前屋后、家庭院落等为载体发展庭院经济,把农家“方寸地”变成致富“增收园”。

金秋时节,在延吉市朝阳川镇各村落的农户院内随处可见瓜果蔬菜,“小院墙”里养着鸡鸭家禽,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
记者在柳新村看到,很多脱贫户家的菜园里,地瓜与各类蔬菜,甚至榛子、李子等果蔬间种、套种,这是采取“脱贫户+农户”共建方式,推动实现“以户带户、以户促户、户户共进”庭院产业发展格局,从而获得额外收入,也可以选择镇里鼓励种植的统一经济作物,实行订单式回收。

今年5月,太东村启动了养鸡+种植地瓜的庭院经济新项目。鸡苗、地瓜苗、地膜和肥料等,都是他们争取的项目资金以及包保干部支持的,脱贫户不但不用投入,还能得到每只鸡20元、每方米2元的庭院种植养殖补助金。实现收益后,预计每年能为19户脱贫户和监测户每户增收1000余元。

现在,脱贫户的庭院产业已成为朝阳川镇百姓的共同事业。朝阳川镇党委组织委员刘明月告诉记者,为探索脱贫人口增收新渠道,今年,他们创新开展庭院+种养+金融+代言+帮扶的“庭院经济+N”新模式,实现了惠民增收。

绿了庭院、活了资源、富了口袋、红了生活。朝阳川镇盘活闲置资源,发展“庭院经济”的做法并非个例。年来,延边州大力发展“庭院经济”,蹚出了一条乡村致富路。

“片区联动”,推动“一户一院”庭院产业向特色化、品牌化转变。延边州重点支持畜牧业、人参中药材、木耳食药用菌、水产、民族食品、林产以及乡村旅游“6+1”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,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国家级农产品特优区、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拉动县域产业发展,把产业更多留在农村和县域,把就业岗位和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,鼓励农民以庭院形式主动融于产业集团发展,推动特色农业产业“接二连三”,形成大园带小院、种植园套养殖园、产业示范园联农户标准园等模式,实现户院连片成园、村园连院成带、乡带连园成基地的矩阵式发展,构建起县有支柱产业、乡有主导产业、村有骨干项目、户有增收门路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格局。统筹推进长白山人参、汪清黑木耳等地理标志产品建设,将农户庭院打造成品牌产品培育温床。

“利益联结”,推动“单打独斗”散户经营向专业化、规模化转变。延边州放活土地经营权,推动土地流转,强化庭院经济经营户与龙头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,采取订单农业、土地入股、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,推动“单打独斗”散户经营向“抱团取暖”联合经营转变,形成稳定供销关系,实现互利双赢。

“模式联创”,推动“一家一户”封闭生产向体系化、联动化转变。延边州实施“庭院+飞地庭院”,鼓励乡村因地制宜将村内无人居住的“空庭院”、房前屋后的“闲置地”、道路两侧的“零散地”、空心房整治后的“拆后地”等资源转变为“小种养、小加工、小农旅”等新型庭院经济;实施“庭院+小额信贷”,用活用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,强化庭院经济金融支撑,目前全州2132户脱贫群众申领小额信贷1.07亿元发展产业;实施“庭院+消费帮扶”,聚焦供给和需求两端,组织庭院经济经营户与政府采购、832台、城市市场、超市、酒店、网购台、文旅经营主体等开展对接活动,建立稳定购销关系,帮助解决销售问题。鼓励帮扶单位、合作社、龙头企业、能人大户积极参与庭院经济各个环节;实施“庭院经济+乡村建设”,引导农户种植提升村容村貌兼具经济效益的作物,培育美丽经济。年来,共打造“千村美丽”村536个、“百村示范”村74个,培育和催生了更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庭院虽小,大有可为。2023年,全州1.7万名脱贫群众通过庭院经济实现增收404.4万元。今年,延边州计划发展庭院经济2.4万亩,奖补金规模预计达到2825万元,小小庭院正激活乡村全面振兴的“一池春水”。

标签:

热门资讯

图片新闻

精彩新闻